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党建工会 | 团学工作 | 学生就业 | 实践中心 
  学院动态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 
 团学风采 
  热点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院长罗海玉随同安涛校长一行赴山东等地考察学习
2021-04-19 15:20  

4月10至17日,校长安涛、副校长王文东带领科研管理处、教务处、对外交流与合作处、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赴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潍坊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嘉兴学院实地调研了校企合作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我院院长罗海玉随同考察。

4月11至12日,考察组一行先后参观了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和潍坊学院,并分别召开了座谈会,洽谈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双方就本科生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应用型学科群建设、院士工作站建设、技术联合攻关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了合作意向。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胜指出,天水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应用型学科建设、科技服务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山东天瑞重工的管理骨干和技术能手,期待双方能够开展深入合作,促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在潍坊学院,双方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研平台建设、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表示愿意与山东天瑞重工三方共同开展深度的交流与合作,在科技攻关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

4月14日上午,调研组一行赴常熟理工学院,与常熟理工学院校长江作军,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宗根,以及教务处、人事处、科技产业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双方围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的体制机制、经费投入、绩效评价,以及校企合作中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及教学改革、学生联合培养、实习实训,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研激励政策、校企平台建设、服务地方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常熟理工学院较早提出“产业学院”建设,致力“双创教育”和“产业学院”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创新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模式,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已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每个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坚持成果导向,将产业学院建设与专业认证、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重视人才产出以及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通过引入行业课程标准,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做到“无缝对接”,以“专业认证+产教融合”双引擎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常熟理工学院的做法,为我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校企合作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与可借鉴的经验。

4月14日下午,考察组一行赴常州工学院,与常州工学院校长汤正华,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全法,教务处、科研处、产教融合工作办公室、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开展了座谈。双方校长分别介绍了各校基本概况,并围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等开展了深入交流。常州工学院拥有江苏省首批重点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点,以及新传媒创意等4个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以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教育认证、产业需求为驱动推动专业建设,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利用跨专业平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满足地方发展需求。

4月15日,调研组一行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调研,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谢华清、党委副书记吴沛东,工学部、产业办公室、教师工作部、教务处、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双方就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架构、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会后,调研组参观了工学部自行车智能制造工厂、上海市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体会到了创新精神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力与带动力。

4月16日,考察组一行赴嘉兴学院,先后参观了嘉兴学院设计学院、嘉兴学院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与嘉兴学院党委副书记吴云达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探讨。嘉兴学院与长三角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地方产业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等紧密结合,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

此次实地调研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高度重视。这些兄弟院校在办学理念、转型发展、管理模式、科技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我校借鉴。在“十四五”规划的开篇布局之年,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工信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要求,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瞄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特色发展对我校转型发展和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撰稿:马浩浩

审核:牛永江

关闭窗口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7号  陇ICP备15003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