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咏国,招生就业处处长王跟田一行莅临学院,专题调研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领导班子及辅导员参加。

汪咏国围绕就业现状分析、难题破解、提质举措三大方向展开调研,为学院就业工作指明路径。首先,把脉现状,精准掌握就业动态。汪咏国详细听取了学院关于2025届毕业生就业进展汇报。目前,学院就业工作呈现以下特点:就业率稳步提升:截至3月底,签约率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但仍有部分学生处于求职关键期;结构性矛盾突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及材料等专业岗位需求旺盛,但智能制造工程及机器人工程等新兴领域匹配度不足;学生就业观念分化:部分学生“求稳”倾向明显,对民营企业、基层岗位认可度较低。接着,直面难题,深挖就业堵点痛点。与会人员围绕当前就业困境展开讨论,突出问题包括:校企对接不畅:企业技术升级需求与毕业生技能储备存在差距,需强化产教融合;就业服务精细化不足: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覆盖率低,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待完善。最后,破局之道,靶向施策提质量。针对调研结果,汪咏国提出三项核心措施:深化校企协同:巩固以人本集团、通富超威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实习基地,并开拓、建立新的实习就业基地;优化指导服务:推行“一生一策”档案,由辅导员、班主任组成帮扶小组,开展“简历优化+模拟面试”专项行动,提升求职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重点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及新疆地区制造业集群,组织区域性专场招聘会。
汪咏国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求学院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压实责任、创新机制、分类施策,确保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量质双升”。学院领导表示,将全面落实调研指导意见,全力打好就业攻坚战。
撰稿:张丽改
审核:范学智